2000年,就读于香港中文大学艺术系的王天仁与其他同学一样,正为参加毕业作品展紧张准备着。三年的艺术系读下来,课程虽然填得满满的,各种媒介也都接触了,王天仁却还没想清楚究竟哪种艺术形式是自己最喜欢的。不过,他首先毫不犹豫地排除了绘画,因为画画要求安静,而他天生好动。 一次偶然的机会,王天仁路过校园内的一处施工工地——在地域狭小的香港,每天都会涌现出很多这样的新建筑项目,一批批没用的木卡板被丢弃在了工地上。第一眼看到这些颜色斑驳、略带沧桑的木卡板时,王天仁的目光马上便被吸引住了,“那些静静堆放着的木头仿佛有生命一般,向我讲述着各自的故事。”他对《中国慈善家》说。 实际上,对于旧木头,王天仁自小就有亲切感。在他幼年时,由于家境不宽裕,家里经常使用经过改制的家具。“妈妈亲手画出家具图,再买来旧木头,让木工锯出需要的大小,我和哥哥就按照图示用钉子和螺丝将木块组装起来。”经过几个暑期的这种劳动之后,小天仁渐渐感到,用旧木头制作出来的书桌、茶几等家具丝毫不比买来的差。从此,让旧物焕发新价值的理念,在他脑中扎下了根。 所以,当在校园工地看见废木卡板时,王天仁便认定,与其去买昂贵的材料来制作毕业作品,还不如使用这些废木,让它们的生命得到另一种延续。 顺利毕业后,王天仁幸运地获得了在香港小有名气的奇极创作室执教的工作。闲暇,他就和几位艺术系同窗合租了一间小型艺术工作室,其它人专职画画,王天仁则继续“摆弄”他心爱的木头。后来,由于环境、位置上的诸多不便,二人将工作室搬到了火炭工业区,那里驻扎着许多艺术家,租金尚算便宜,创作空间也更大了。 在火炭工厂区,废木随处可见,简直就像一个巨大的“宝库”。那段时间,王天仁最大的乐趣就是利用星期天到周边的工厂大厦楼下“寻宝”。一开始,大厦管理员总用异样的眼光打量这位“拾垃圾”的年轻人,时间长了,逐渐得知他是位艺术家,再遇到他时,还会积极地帮起忙来:“你这一块不好啦,我给你找!” 看过王天仁作品的人就会发现,他的绝大多数作品都是动物造型,“原因我也解释不了,总之一看到木头我就会联想到小时候看过的卡通片里的动物。”而在那些卡通片里,几乎每只动物都被设定了一种特殊的性格,这让他印象深刻:“狼和鳄鱼是坏的,牛是朴实的……我不是很喜欢卡通片里女孩子那种甜甜的、大眼睛的造型。”所以,在他的作品里,动物的眼睛都被刻意画得很开,而且一大一小、眼珠歪斜,一副幽默俏皮的样子。 实际上,挑选废木前,王天仁一般并没有成型的构思,但脑中卡通片里的动物形象会“引导”他发现目标,“比如有时候,我拨开一堆废木料,看到某块木板的一部分,脑中就自然浮现出一只小狗的腿,于是我就把它做成一只小狗。还有时候,我会在木头上看见一只兔子或者一头牛的一部分。”王天仁说,“但这些别人是看不见的,只有我能发现。” 2001年,王天仁第一次带着自己的作品参加了香港艺术双年展,该展览最显著的特色就在于它是以报名形式公开接受香港艺术工作者的参与。最终,王天仁的作品“狼”和“大鹏鸟”入选艺术展,同年,“大鹏鸟”被香港艺术馆收藏。 此后,逐渐有画廊找到王天仁,希望与他合作举办展览,让他的作品被更多人看到,还有一些艺术爱好者则提出要购藏他的作品。对于彼时毕业刚一两年的王天仁来说,这是一种不小的激励,“时下最火的是影像这样的媒介,而用废木头进行创作还属于比较冷僻的艺术。其实在香港,用废料进行艺术创作的人不只我一个,但他们的作品通常偏向于传统艺术品,更严肃、正经一点。而用卡通造型做木雕的,除了我就没有第二人了吧。因此,我的作品能被人欣赏,我觉得蛮幸运。”王天仁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