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发展,进出口商品鉴定业务为保护国家利益、维护进出口贸易关系人的合法权益作出了重大的贡献。衡器鉴重作为进出口商品鉴定业务的一个重要环节,承担了80%的进出口商品交接结算,对进出口贸易有着很大的影响。
近几年来,对外贸易的高速发展使得进出口商品呈现专业化、多样化的特点,并且在衡器鉴定的实际工作中也出现了不少新情况和新问题。
一、大宗散货衡器鉴重工作
大宗散货一般是采用散货船来运输的,运输的货物主要有煤炭、石油(原油)、钢材、小麦、水泥(未包装)等。根据商品的特点、批量、包装、运输和价值等因素,可以采用不同的鉴重方法。如部分低价值大宗散装商品采用水尺计重的方法;大宗液态商品采用容量计重的方法;包装、裸装和部分散装商品采用衡器鉴重的方法。笔者所在的口岸以进出口大宗散货钢材为主,其特点为价值高、数量大、对计重方法的精度要求高。口岸检验检疫机构从事鉴定业务的人员相对较少,平均下来每一名检验鉴定人员一年要承担几万吨到几十万吨货物的衡器鉴重业务,如何在这样高强度、高连续性的检验鉴定工作中保证工作质量,确保检验鉴定结果在贸易结算和对外索赔方面的可靠性,是大宗散货衡器鉴重的一个难题。
对于这一问题,可以采取监督衡器鉴重和抽批复衡相结合的方法,由码头、货场负责商品衡器鉴重的具体操作,检验鉴定人员通过规范化管理和抽批复衡的方法对整个业务流程进行监控。检验检疫机构要既减轻工作量,又确保鉴重结果的准确有效,关键在于有效的监管。笔者建议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1.根据《进出口商品数量重量检验鉴定管理办法》和实际工作情况出台监督检验规程,规范衡器鉴重单位的重量鉴定工作。2.加强对衡器鉴重单位的管理,对衡器鉴重操作的细节要多提要求,要定期进行抽批复衡,保证工作质量。3.加快衡器鉴重单位的视频监控系统建设,提高监管效率。4.与衡器鉴重单位,货主等多方建立起良好的信息沟通反馈机制,保证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5.多走出去,不定期走访衡器鉴重单位,宣传检验鉴定方面的法律法规,督促企业不断增强法制意识,配合检验检疫机构做好衡器鉴重工作。
二、小箱包装、混装商品衡器鉴重业务
在进口商品的重量鉴定业务中采用多种包装形式,选择正确的衡器鉴重方式,是保证这类包装商品鉴定结果准确有效的必要前提。
小箱包装商品是指用纸箱、木箱、托盘等多种形式包装的小件商品。这类商品往往在报检资料所附的装箱单上标明了商品的毛重和净重,但由于国外一般仅对货物的净重进行鉴重,对其外包装重量只作大体估算,导致在不破环货物外包装的情况下对商品的衡器鉴重结果往往与装箱单提供的重量差距较大,因此,对这类产品检验鉴定人员应拆除包装对货物净重进行全批衡器鉴重。
混装商品是法检商品与非法检商品混合包装,这类产品一般为法检的精密机械或电子产品的原材料与精密或易损的非法检商品共同包装,要对其法检商品进行衡器鉴重就必须拆解外包装,但是企业在到厂使用前为保障其他商品不受损害,要求不能破坏外包装,给鉴重业务的开展带来困难。
这两类商品都需要破坏包装,对整批商品的净重进行鉴重。如企业能提供符合检验技术、规范要求的重量现场检验条件和相应设备的应尽可能将衡器鉴重地点放在企业现场;如企业无条件进行衡器鉴重的则需企业相关人员在场的情况下拆解外包装对商品净重进行衡器鉴重,衡器鉴重完毕的货物应采取一定的保护措施,避免在码头、货场破坏包装进行鉴重而导致的纠纷。
三、承担衡器鉴重业务的设备、单位以及人员的监督管理
衡器鉴重单位作为承担监督衡器鉴重业务的主要部门,在整个衡器鉴重业务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衡器鉴重企业监督管理质量的好坏,影响着整个检验检疫机构的鉴定业务质量。笔者在本口岸的实际检验工作中发现需要注意下列几点:1.建立企业衡器合格证书备案台账,确保全计量、全记录、全考核,将所有从事衡器鉴重业务的衡器全部纳入规范化管理。2.要求计重单位建立起相应的衡器鉴重管理办法,对整个鉴重流程的设备、操作、人员、记录等做出要求,做到准确、细致、规范。3.加强对衡器鉴重司磅人员的管理。通过衡器鉴重专业知识和法律法规的宣传贯彻培训增强其业务技能;出台司磅员管理办法,对考试合格的司磅员发放上岗证,促进人员管理的规范化和长效化;加强宣传工作,推动思想教育,促使司磅员建立起良好的职业道德。
四、在衡器鉴重业务中如何做好“把关”与“服务”
衡器鉴重是一项基础鉴定业务,是商品结算、对外索赔等项目的重要依据。在历来的检验鉴定工作中,都十分重视这项工作质量,务求做到衡器鉴重业务的严格把关。在新的经济形式下,严格把关的同时做好服务广大进出口企业工作是检验鉴定人员的一项新任务。
一方面,检验鉴定人员要着力提升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做到衡器鉴重结果的及时准确,为进出口企业对外索赔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另一方面,要实现思维创新,善于发现新的服务亮点。
衡器鉴重是一项涉及范围较广的基础鉴定工作,根据检验商品的不同,所采取的鉴重方式和操作方法多种多样。检验鉴定人员只有严格遵守检验规范,对实际到货商品情况多思考、多分析,才能保证检验结果的客观、准确,满足衡器鉴重的业务要求。
|